新醫藥週刊創刊60週年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創刊60週年

研討中醫必先明瞭中醫之科學理論基礎,庶幾能「從根救起」。
1989-03-13 105 •   
# 1230期  

我們治腎臟炎,可以很快使蛋白消失,但不是用什麼密方,而是看病情如何,辨證治療,蛋白尿自然沒有了

三年前,一位精通《內經》的法國學者訪華求教中醫疑難,留下十問未解。近日整理資料,偶得當時解答原稿,題為〈中醫十問〉,謹供同道參考指正。
1988-04-18 215 •   
# 1183期  

臺灣必安研究所董事長許鴻源博士為發揚中國醫藥,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暨慶祝該研究所成立十五週年紀念,舉辦「中日中國醫藥研討會」,參加與會有中日研究中國醫藥的學者專家一百餘人。

從中國醫藥史縱橫探討,則不易見出其進步變化之內涵和實質狀態,尤以金元時代之醫藥思想之變遷與其影響後代甚钜。
1987-09-07 332 •   
# 1151期  

深維中國醫藥學術無負於國人,而國人實有負於中國醫藥。因此,宏揚中國醫藥學術,促使中國醫藥現代化,實為我醫藥界當前之急務。
1987-08-24 263 •   
# 1149期  

改進中醫教育,在此時此地現有的基礎上,堅持中國醫藥現代化,而建砌整合醫學的大業,自屬可行之道。

本文是郜錦文理事長應中國醫藥學院同學們之邀請前往演講,因內容深具啟發性與參考價值,特予採訪整理刊出,以饗讀者。

漢醫學術思想,從春秋戰國時代至東漢末年有三個主要的貢獻,對於中醫思想指導有很大的影響,表現中醫學術的特質。

腦血管疾病,是現代人多發病症之一,也是高年期及高危險的疾病,自古即為多數醫家傾力研究的重症大病,不憶本病近年竟愈來愈多。

其實中醫有定量之測定,那就是望聞問切,中醫之脈搏學與心電圖是同樣科學的,因為使用的脈搏圖,也是有操作型定義的。

中醫經辨證後使用治病八法以達治病效果,此八法於現代西醫治病是否使用,若使用其應用何種疾病?本篇略提出討論。
1987-04-13 274 •   
# 11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