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順天堂藥廠創辦人故許鴻源博士向國有財產局承租陽明山山坡農地,規劃發展為中草藥園,種植當歸、川芎、山梔子、柴胡、桔梗等中藥材與牛膝、山藥等本土藥草,作為研究並兼具示範與教學等目的之園地。
2005 年初由許創辦人子女以許氏基金會及故沈重光副董事長創設之財團法人沈水德翁文教基金會聯合捐助資金並提出園區重整計劃,委由財團法人台灣必安研究所負責規劃與管理,以中草藥社會推廣教育及休閒養生二大主題目標,推廣“順天應人”之樂活觀念。
寒露意味著深秋的來臨,節氣精確地描繪了此時的自然景象:「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地面的露水寒意更濃,清晨甚至接近凝結成霜的狀態。
此節氣是由涼爽到寒冷過渡的重要轉折點,晝夜溫差顯著增大,東北季風逐漸增強,在傳統物候上,寒露有「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和「菊有黃華」的說法,象徵季節的物種變化和菊花盛開的美景。
寒露的氣氛,在藥草園中淡淡展開。
經過連日高溫,今天終於降下甘霖,空氣中瀰漫著久違的清新蒸發氣味,為大地解了秋燥的乾渴。連月盛開的使君子與射干花期漸歇,由幽香的野薑花接力綻放,秀雅的文心蘭悄悄露臉為園子增添一抹典雅。已熟透的紅球薑開始將養分回饋大地,靜靜地完成生命的循環。
八月,實習生們親手栽種的玉米已長出玉米筍,我們期待著收成,更希望那些可愛的動物們能一起守護這一批作物的成長,讓我們有機會共享這一份收成的喜悅。(聽說牠們常常知道哪裡有好料,就靜悄悄地吃到飽~憂)
木本區的銀杏葉緣已泛起枯黃,預告著絢爛秋色的到來。順時開花的麥門冬靜靜地抽出了紫色的穗花,我們耐心等候它們花開結果,延續生命的傳承。
大自然的節奏即將趨緩,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這份秋日的寫意,宣告萬物收斂即將開始。
園區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陽金公路
湖山段。海拔高度約600公尺,左前方
為紗帽山,遠眺北投、淡水河、八里、
三重、林口台地等地區,後為七星
山群。數十年來靜觀大台北盆地的
景象更替,默默地記錄著天地風雲的
故事。
園區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陽金公路湖山段。
海拔高度約600公尺,左前方為紗帽山,遠眺北投、淡水河、八里、
三重、林口台地等地區,後為七星山群。
數十年來靜觀大台北盆地的景象更替,默默地記錄著天地風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