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2025年
使用中藥和天然調味料,給鼻子多一層「保護罩」,有助抵禦病菌、病毒的侵擾。
2025-01-15 471
中醫師提供安神降火小妙招,在與親友歡度佳節之餘,也能保養自身健康。
流感疫情升溫,疾病管制署(2/11)公告,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高達18.1萬,創下近10年流感季最高紀錄。

開始出現腰痠背痛、身高變矮,甚至輕微跌倒就骨折的情況,這些現象很可能是骨質疏鬆的早期警訊。

根據最新統計,國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已首次超越癌症。預防勝於治療,專家提醒,立夏是調養心臟的重要時機,應善加把握。
2025-05-15 232 •   
# 2803期  

因不滿衛福部發布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藥師團體於5月4日號召上千人走上凱達格蘭大道抗議。

放射線造成的傷害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急性火毒」,在短期容易造成局部陰液津液不足的「陰虛」與「燥」。

強調唯有透過制度化的方式培育中藥專業人才,方能穩定台灣中醫藥產業的供應鏈,推動整體產業升級。

近年來頻繁的寒流和熱浪不僅讓人感到不適,還可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小的影響。

脹氣與便秘多源於臟腑功能失調以及氣血津液失衡。

隨著五月會考日益臨近,考生們正全力以赴投入試場的準備,但卻也因此作息大亂、飲食不正常,進而引發種種健康問題。
2025-05-01 212 •   
# 2802期  

媽祖遶境是許多信眾一年一度的重要信仰活動,但隨著長時間步行,不少人往往出現膝蓋痠痛、僵硬等不適。

許太太認為,居家醫療讓丈夫在家中接受治療,既方便又安全,病況也明顯好轉。

北市聯醫與台北植物園自112年起開發適合失智症者與一般大眾的森林療癒活動,今年將植物園處方箋開立標準化。

天氣忽冷忽熱,民眾也希望藉由中醫調理提升免疫力,想讓自己不要一不小心就「中標」。
2025-04-15 314 •   
# 28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