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超越癌症 把握立夏養心時機

2025-05-15 7

根據最新統計,國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已首次超越癌症。《黃帝內經》有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顯示預防勝於治療。專家提醒,立夏是調養心臟的重要時機,應善加把握。

依據112年衛福部公布的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高居國人死因第2及第4位,加上與三高相關的慢性病,年死亡人數合計達6萬8,000人,已超過癌症的5萬3,000人。全民健保每年因「三高」疾病所產生的醫療支出更高達1,700億元,對國人健康與醫療體系均造成沉重負擔。

隨著立夏到來,白晝漸長、氣溫升高,人體容易感到煩躁不安。《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季養生宜「使志無怒」,即應避免情緒起伏過大,維持心情平和,避免心火過旺,損傷心神。

此外,夏季養生還應注重「使氣得泄」,適度流汗以排出體內熱氣。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正午在戶外劇烈運動都不建議,因為過與不及皆易傷身。適合的運動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太極拳等,並應在運動後補充水分,以防耗氣傷陰。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師陳安青表示,中醫認為「春養肝、夏護心、秋養肺、冬補腎,四季養脾胃」。夏天屬火,對應五臟中的「心」,而五色中與心相對應的是紅色,因此可適量攝取紅色食物,如紅棗、番茄、西瓜、桑葚等,有助養心安神。夏季汗多,亦可吃具收斂作用的酸味食物,如梅子、洛神花等,有助止汗生津。

隨著立夏過後即將迎來端午連假,許多家庭會聚餐慶祝,粽子等高熱量美食也少不了。陳安青建議,端午節常因飲食過量導致胃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此時可適量飲用山楂茶,或食用仙楂餅,有助於消食解膩。

陳安青進一步說明,山楂又稱仙楂,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的乾燥果實,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三經。中醫認為「以形補形」,山楂內部中空,形似血管,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此外,山楂可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幫助消化、加強脂肪代謝。

不過陳安青也提醒,市售山楂糖甜度較高,不宜大量食用。若想達到消食化瘀的效果,建議以山楂乾片沖泡熱水飲用最為理想。胃酸過多、胃潰瘍或腸胃功能較弱者,應避免空腹或過量食用,以免引發不適。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