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845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834

長時間的久坐或是座椅太硬,會使得梨狀肌受到壓迫而導致梨狀肌緊繃。

新冠肺炎已延燒兩年多,有不少染疫康復者,持續出現染疫時的症狀如疲倦、喘、呼吸急促、心悸、腦霧等倍受困擾。

一位56歲的女性,因為不易入睡而服用安眠藥,卻產生記憶力下降的副作用,中醫師發現患者的失眠症狀受更年期潮熱所影響,建議服用寧心安神的藥物,再搭配「更年期潮熱」的藥物治療,睡眠獲得改善。
2022-05-15 745 •   
# 2731期  

針對腦部的實質病變與功能異常,中醫多從心腎為主軸,以活血化瘀、祛痰開竅、寧心安神的中藥和針灸穴位治療。
2022-05-15 764 •   
# 2731期  

放化療前,透過中藥提升免疫力及人體氣血,不會讓身體處於極度虛弱或各種血球量不足的狀況,免於感染或其他因虛弱造成病症導致死亡。
2022-05-15 992 •   
# 2731期  

配合衛福部對抗此次新冠病毒的各項社區防疫政策,為了減少感染及強化自身免疫力,朴子醫院特別設計防疫安心茶、並提供飲食建議及預防配方給社區民眾。
2022-05-15 785 •   
# 2731期  

防疫期間有些宅在家不出門的人,要當心日照不足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小心「陽光維生素缺乏」。

自4/18日起,輕症與無症狀的居家照護患者,可透過中醫師的視訊診療評估後,由中醫師開立公費「清冠一號」治療使用。
2022-05-01 818 •   
# 2730期  

中醫常使用針灸和中藥來治療腦中風後遺症。利用針灸刺激人體穴位,可促進神經修復,改善身體活動功能,加上中藥針對體質調理。

國家中醫藥所防疫茶不分年齡都可以飲用,醫師提醒,由於防疫茶是用來提升免疫力,因此病毒性肝炎及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患者則不宜使用。

中醫在不孕症治療已有成效,除了想自然懷孕的夫妻,對於想接受人工生殖醫學技術的夫妻,用中醫調理不但增加受孕機率,還能緩解西醫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感。
2022-05-01 699 •   
# 2730期  

針灸能透過穴位刺激,使肌肉改變張力,降低緊繃感,讓肌肉恢復正常狀態。
2022-05-01 768 •   
# 27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