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63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62

性功能障礙可謂是男性朋友的「暗疾」及揮之不去的夢魘,少數案例還可能會導致家庭革命。
2021-09-01 583 •   
# 2714期  

針灸能顯著改善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綜合征(CP/CPPS)症狀,臨床效果至少可持續半年,已刊載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內科學年鑒》。

柚子容易和特定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可能出現藥物中毒或增加的藥物副作用,對於正在服用西藥的人,需要特別留意。

COVID-19的襲擊,除了國內經濟重創,最讓人聞風喪膽的絕對是病毒對人體的直接傷害,非但傷害了確診者的身體健康,也間接地影響國人的心理健康,新冠失眠(coronasomnia)也隨之而生。

東京奧運如火如荼展開,掀起一股運動的熱潮。許多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一時興起當起假日運動員,在熱身不足或者運動過量之後,時常出現肌肉緊繃、筋骨痠痛的現象。
2021-08-15 439 •   
# 2713期  

據統計,異位性皮膚炎在全球的盛行率是7.88%,台灣特定族群約4.1~6.7%,且過去數十年來顯著增加。病人除局部搔癢外,可能還會有滲出液,嚴重時影響睡眠,甚至因外觀不好看而自信心受創、學習工作能力降低。
2021-08-15 607 •   
# 2713期  

面對免疫失調導致的卵巢早衰,胡亂溫補反而會讓免疫失調症狀更加惡化,也可能加重本身潛在性的免疫系統疾病的惡化。
2021-08-15 486 •   
# 2713期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至今,仍然持續對全球民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幾種症狀如發燒、咳嗽、胸悶、易喘、血氧降低外,它同時還可能感染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這些器官的感染同樣可能造成嚴重及持久的併發症或後遺症,值得關注。

把握每年暑季「三伏契機」調理免疫力,利用中醫防未病的優勢,打造自己的健康防護罩。

疫苗的副作用,可以透過預先服用中藥,來減輕身體不適的症狀,而施打疫苗造成注射部位的疼痛、腫塊及搔癢的感覺,透過針灸來治療緩解。
2021-08-01 483 •   
# 2712期  

小針刀療法為結合傳統針灸與現代解剖學的新一代治療方式,最早出現於1976年,至今已趨於成熟,可治療多處部位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