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63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61

突發性耳聾即為突發聽力受損,大多數病人有聽力減退、耳鳴、眩暈的症狀,屬於常見的耳部疾病。
2021-10-01 744 •   
# 2716期  

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角度來說,多數民眾更需要的是可以居家飲用的中藥防疫茶,藉以增加防護力。

日前食品藥物管理署連續接獲數起民眾疑似誤食有毒野菇,經食藥署國家實驗室進行DNA物種鑑別,確認是誤食有毒菇類綠褶菇而引發中毒。
2021-10-01 607 •   
# 2716期  

當前庭型偏頭痛發作時,可能會出現各種眩暈,例如持續性悶悶脹脹的暈、持續性天旋地轉的暈、突然躺下或起身時的眩暈。
2021-10-01 431 •   
# 2716期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隱形缺氧猝死病例增多,引發大眾關注!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規律,而秋冬養陰是「轉骨」的好時機,為來年春夏陽氣生長順利而打下良好基礎,及早為隔年的成長做好準備。
2021-09-15 748 •   
# 2715期  

疫情「微」解封,防疫也別忘記調節身體的免疫功能!
2021-09-15 678 •   
# 2715期  

足底筋膜炎在中醫歸為足痛、跟痛,多由經絡氣血供應不足、瘀阻所致。

中秋節團圓賞月,市售月餅琳瑯滿目,如何兼具應景和健康呢?
2021-09-15 465 •   
# 2715期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紀增長,視網膜黃斑部逐漸退化的眼睛疾病,可引起不等程度的視覺障礙。
2021-09-15 600 •   
# 2715期  

因為疫情關係,宅在家工作使用電腦的時間變長了,不當的姿勢,長時間低頭,臥床看書閱讀,都是頸痛常見的誘因。
2021-09-01 542 •   
# 2714期  

脂漏性皮膚炎在季節交替時期容易發作而搔癢難耐,除了西醫外用抗菌及抗發炎外,中醫內在體質的調理,能有效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