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845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834

全台熱浪襲人,部分地區創高溫紀錄。尤其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遇到天氣熱,更容易引發病症。

香港浸會大學進行一項調查顯示,六成半受訪者會服用中藥或涼茶來預防流感,近九成認為中醫藥可治療流感。

根據中西醫會診住院病人的初步統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因其感染病毒的變異株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2022-07-01 1019 •   
# 2734期  

夏至過後要懂得避暑,使用電扇、冷氣要注意,不能貪涼長時間對著人吹,以免感受到「風邪」。
2022-07-01 772 •   
# 2734期  

青春期調理應吃轉骨方只是單純為了長高嗎?
2022-07-01 815 •   
# 2734期  

中醫在居家醫療協助的方式有很多,無論是針灸、藥物、傷科推拿都可以用來照護病人。
2022-07-01 693 •   
# 2734期  

悶悶的腹痛是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症狀之一,不像急性腹痛能明確指出腹痛點,卻容易影響日常生活。
2022-07-01 677 •   
# 2734期  

炎熱的夏季,冰涼飲料成為最佳消暑選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冷飲是引發胃食道逆流最主要原因。
2022-06-15 656 •   
# 2733期  

確診個案痊癒後,也會擔心是否會造成呼吸道損傷,留下後遺症,因此,中藥會著重在補脾肺幫助營養,增加抵抗力。
2022-06-15 730 •   
# 2733期  

肘隧道症候群又稱尺神經壓迫症候群,是上肢僅次於腕隧道症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之一。

在長新冠的處理上,中醫藥有明顯的優勢,透過用藥與針灸,讓病人因為染疫過程所造成的五臟六腑損害,獲得明顯改善。
2022-06-15 697 •   
# 2733期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眼睛為臟腑精華所結,而人體十二條經脈,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眼睛連接,所以對眼科疾病常會用藥物結合針灸進行治療。
2022-06-15 733 •   
# 27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