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63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61

孩子「嗯」不出來,排便不順,也會影響生長發育。研究發現,慢性便祕的孩童中,接近兩成有體重過輕的情形。
2022-02-01 503 •   
# 2724期  

攝取足夠膳食纖維(25~30克/天)可穩定血糖、調節膽固醇、控制體重及促進腸道健康。
2022-02-01 505 •   
# 2724期  

新年期間家族團聚,不免又是餐餐大魚大肉,醫師常常在門診被詢問,甲狀腺患者在過年時是不是有哪些地雷食物不適合吃?
2022-02-01 500 •   
# 2724期  

不少人在頭痛發作時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濫用止痛藥不僅會增加肝、腎、胃損傷的風險,長期服用也可能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性而使頭痛加重。
2022-02-01 454 •   
# 2724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新冠病毒感染者約有80%至85%為輕症,多數患者經過三至四周後能完全康復,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四周之後,持續有身體不適的現象。

每年冬季都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高峰期,冬天人體適應能力差,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老人年,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疾病等症狀,又容易誘發心肌梗塞。

中醫認為肺開竅於鼻,故治療過敏性鼻炎首先由「肺」著手。

「手術後除了傷口疼痛之外,還有點積水的狀況,沒想到經過中醫師會診調養治療後,感覺已經好了八九成」,彭女士說。
2022-01-15 440 •   
# 2723期  

蕁麻疹不至於會危害病患生命,但對病人本身的工作、睡眠、外觀及身心都會造成相當大的生活工作困擾。
2022-01-15 426 •   
# 2723期  

台灣有冬令進補的習俗,要如何進補?才不會補過頭。
2022-01-15 551 •   
# 2723期  

近兩年來歷經新冠肺炎疫情,面對多樣變異病毒入侵的未知與不確定性,多少帶來壓力與情緒衝擊,不妨利用年假期間將一年來堆積的壓力垃圾徹底清掃,從心整頓、從新出發!
2022-01-15 503 •   
# 2723期  

衛生福利部舉辦中醫藥發展獎勵第一屆玉階獎頒獎典禮,順天堂藥廠引進新技術精進中藥製藥品質管理,拓展台灣中藥品牌行銷國際榮獲「領航貢獻獎」。
2022-01-01 621 •   
# 27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