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63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61

兩岸中醫藥名師對話論壇12/23日在台北、北京兩地透過網路直播,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主題,邀請兩岸中醫藥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分享中醫抗疫經驗。

所謂「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和三九天為一年兩次調整過敏體質的最佳時節。
2022-01-01 548 •   
# 2722期  

氣溫驟降,因心絞痛、心肌梗塞至急診的病人增多,醫師表示,天氣變化與發病也有相關,心血管相關疾病者應固定服藥並注意保暖。
2022-01-01 459 •   
# 2722期  

針灸可以有效的幫助緩解憂鬱、焦慮、失眠的症狀,使用電針刺激的方式,增加針刺的療效,達到較強的治療效果。

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皆為老年人常見疾病,在臨床上兩者之間亦發現有所關聯,且其病症的存在易讓老年有體力衰弱的情形,因此有學者提出骨質疏鬆肌少症的診斷。
2022-01-01 496 •   
# 2722期  

近來國內外研究及病例皆陸續發現,無論輕重症,甚至無症狀的新冠肺炎患者,皆有可能留下長期後遺症。
2021-12-15 473 •   
# 2721期  

小美是個人人稱羨的竹科太太,小孩出生後就辭職在家帶小孩,把孩子的學習跟成長當作自己的重心,但生了第二胎後,漸漸發現自己容易大聲說話,煩躁易怒。

中醫在治病時,講究辨證論治,在使用中藥時要結合體質的考量,否則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2021-12-15 484 •   
# 2721期  

在臺灣,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率近十年來逐漸提升,幾乎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深受胃食道逆流之苦。

鼻竇炎別忽視!小心造成視力喪失。
2021-12-15 444 •   
# 2721期  

全國知名中醫師線上健康講座結合臨床和生活實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釋中醫養生的方法,不僅可作為平時自我健康照護之用,同時感受傳統醫學的獨特魅力。

順天堂藥廠在環境保護議題的展現,也希望藉由節能技術分享,加速產業交流與應用,共同為環境保護努力。
2021-12-01 577 •   
# 27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