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誘惑下的詐欺:揭露番紅花攙偽大全

2023-05-16 1147 >• 許珮暄

人類歷史中,「摻偽」是場永不止息的戰爭。
 
自有人類歷史記載以來,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從沒有一刻真正被根絕。 200多年來即使食品科學、衛生、工業技術快速增長,「如何安心飲食」卻仍然是各國政府與民眾困擾的焦點,到底原因是什麼 ?
 
消費者面臨的食品風險(Food Risk),除了食品安全(Food Safety),還有越來越多的食品詐欺行為(Food Fraud)。而食品詐欺主要來自於經濟動機摻假 (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 簡稱EMA),目的是為了增加銷售利潤或減少損失,而透過欺騙的手段販售產品(包含以便宜原料冒充較昂貴的原料,或將過期產品重新加工再利用)。
 
關於EMA,讓我們以「全世界最昂貴的香料」「香料界的帝王」番紅花(Saffron)為例。番紅花香料被認為起源自西亞和伊朗,是鳶尾科植物「番紅花」雌蕊的柱頭。它高貴之處在於必須完全透過人工種植、採集,得把握日出前花苞還沒張開時採收;加上番紅花植株只有10公分高、每朵花只有3根雌蕊,持續彎腰採摘兩個小時下來,往往只能收穫幾克花蕊,若想取得1公斤番紅花香料,得高達150,000至200,000朵花才辦得到。
 
經過乾燥後的雌蕊,越靠近頂端深紅色部位的香氣、顏色越濃郁,不同部位等級價格從每公斤1,100 ~ 11,000 美元,全球藏紅花市場需求,更預估從 2022 年 5.2291 億美元攀升到2030年的 12.5998 億美元,因此又被稱為Red Gold (紅金)。

細數番紅花的攙假歷史,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別:

品種誤用或造假
 
番紅花與紅花,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被誤用或以假亂真;然而它們在植物分類上是截然不同的品種。當取得完整番紅花時,透過外觀就能清楚區別兩者差異。但若已經切絲或粉碎,則需透過顯微鏡來識別其構造差異,或透過DNA鑑別品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