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64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62

中國中醫科學院團隊研究發現,生薑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恢復腸道屏障改善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2021-01-01 678 •   
# 2698期  

胃的神經跟上背部神經有所重疊,雖然大部分胃病是以上腹痛為主,但胃的問題也會引起上背疼痛,甚至比上腹痛的症狀還要明顯。
2021-01-01 440 •   
# 2698期  

透過健保雲端查詢系統可為病患用藥安全,發揮積極把關的效果。

寒冬時節,於人體特定穴位敷貼特製藥物,可預防寒氣入侵,增加人體抗病能力,達到治療及預防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2020-12-15 550 •   
# 2697期  

富貴手屬於手部濕疹的一種,經常反覆發作,嚴重的影響生活作息,除了西藥的類固醇外,中醫用喝的也能解決。
2020-12-15 577 •   
# 2697期  

恙蟲病的致病原為恙蟲病立克次體。該病流行於亞太區域,恙蟲病在台灣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全年都可能有恙蟲病病例發生,以花東及離島地區病例數較多。
2020-12-15 593 •   
# 2697期  

頭皮針刺療法因直接刺激大腦皮質反射區域,效果直接而有效。
2020-12-15 605 •   
# 2697期  

對於中西藥併用或是中藥的安全性,透過衛教宣導,倡導正確觀念,可以化解民眾對於中醫藥的疑慮。

素食人士的蛋白質來源較不足,冬天進補時可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加強補充。
2020-12-01 506 •   
# 2696期  

秋冬氣溫變化大,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
2020-12-01 464 •   
# 2696期  

由於耳鳴原因複雜,故初發性耳鳴需先經西醫專科醫師排除危險因素後,再考慮以針灸配合治療,臨床上有顯著改善。
2020-12-01 956 •   
# 2696期  

刮痧不但可解暑,還可以促進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康復,療效顯著。
2020-12-01 789 •   
# 26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