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64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62

天氣轉涼,早晚溫度變化大,加上東北季風夾雜沙塵,常引發過敏體質的患者上呼吸道不適。

天氣漸冷,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各式火鍋等補冬料理紛紛出籠,如此琳瑯滿目的秋冬佳餚,該怎麼吃、該注意什麼呢?
2020-11-15 633 •   
# 2695期  

孕婦產後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大約需6~8週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態,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關係到未來日子的身體健康。
2020-11-15 530 •   
# 2695期  

胃食道逆流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是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食道所導致的疾患。
2020-11-15 483 •   
# 2695期  

中耳炎的發生常常是因為耳咽管發生異常或耳膜破裂導致,例如擤鼻涕太過用力、體內外壓力驟變、掏耳朵時挖太深或是耳咽管有先天性缺陷。
2020-11-15 412 •   
# 2695期  

因為手肘痠痛無力來就診,確診為網球肘時,大部分患者的反應都是:「奇怪!我又不會打網球,怎麼會得到網球肘呢?」

秋冬是乾眼症好發季節,常見於配戴隱形眼鏡、空氣品質惡化、長時間使用3C產品、冷氣房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等。
2020-11-01 601 •   
# 2694期  

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其症狀為中醫所說的「血痹」範疇。臨床研究證實,針灸具有改善周邊神經麻木感和癌症治療中之疼痛感效果。

氣候變寒涼,更多過敏與氣喘患者求診,多半是有過敏體質與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或因空氣品質不佳引發過敏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復發症狀。

龜鹿二仙膠因富含膠質,對於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疾病,是近代以來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不二選擇。

一般民眾討論不孕症多將重點放在精子與卵子的品質或數量,但子宮內膜的健康也是影響受孕的重要指標。
2020-10-15 578 •   
# 2693期  

臨床驗證,化療前一小時針灸「內關穴」止吐成效良好。
2020-10-15 508 •   
# 26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