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病人到家屬 全面關注失智照護需求


失智症對家庭而言,最沉重的壓力不僅來自病人病情本身,更來自照護者長期身心靈的消耗。許多病人夜間會出現遊走、徘徊甚至試圖外出的行為,迫使家屬不得不日夜警戒,難以獲得完整睡眠。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照護者頭暈、疲倦、記憶力下降,甚至免疫力受損,形成惡性循環。
除了睡眠困擾,失智症患者可能出現被害妄想、誤認家人或無端指控財物遭竊,讓照護者備受委屈卻難以理性化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指出,許多照護者在高壓環境下,容易逐漸出現焦慮、憂鬱,或變得急躁,對其他家人失去耐心。若長期忽略這些身心反應,容易導致情緒耗竭與健康隱憂。
此外,許多家庭因長期照護而縮減工時甚至中斷職場生涯,收入減少卻同時面臨醫療與生活支出增加,形成蠟燭兩頭燒的處境。當照護者白天承擔繁瑣的照料,夜晚又必須守護病人,長期累積下來,不少人形容自己身心都快被掏空。
為回應失智症家庭龐大的需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團隊特別研發多款中藥即飲配方,針對不同壓力症狀,幫助照護者調養身心、恢復元氣。這些配方結合傳統藥理與現代臨床經驗,設計成方便即飲的茶飲,讓辛苦的家屬能在忙碌之餘快速獲得支持。
「寧心安神茶」由浮小麥、甘草、大棗、遠志與茯苓組成,具有養心安神、舒緩情緒的作用,適合長期精神緊繃、易怒焦躁的照護者,幫助增進專注力與耐心。
「助好眠飲」以夜交藤、酸棗仁、茯苓、知母、川芎、紅棗與甘草入方,強調養肝血、寧心神,清內熱以除虛煩。能改善入睡困難、淺眠、多夢或早醒等問題,協助照護者在夜間守護後,仍能獲得深層休養。
「冠後益氣飲」由麥門冬、桔梗、五味子、黨參、黃耆、白朮與甘草組成,原用於新冠康復者調養咳喘與倦怠,在臨床應用中也發現,對於因長期照護導致免疫力下降、體力衰弱、容易感冒或慢性咳嗽的家屬,同樣能發揮補益氣力、提升抵抗力的效果。
林舜穀表示,照護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若照護者沒有健康的身心,就難以支撐長期陪伴。除了守護失智長者的健康與尊嚴,也應給予照護者更多理解、資源與實質幫助,讓「病人與家屬一起被照顧」真正落實,打造更溫暖、更有力量的失智友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