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之診治(二)

2009-08-27 475

感冒是由於感受六淫之邪,及流行病毒侵襲人體所導致的常見外感疾病。以風為主因,臨床表現以鼻塞、流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為其特徵,病程約五至七天左右。本病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最為多見。隨著不同的季節,四時六氣的差異,感冒的病情輕重亦有所不同,加上人體正氣強弱有別,故證狀有微甚;輕者--多為感受當令之氣,一般俗稱傷風或感冒;重者--多為感受非時之邪,稱為重傷風。如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證候多相類似者,稱為流行性感冒。一般而言,感冒之病程短而易癒,服解表藥後,多能汗出身涼脈靜,少有傳變;但流感重證,對老人、嬰兒、及素體虛弱患者,亦可變生他病,故應積極防治。一般若見突然惡寒,甚則寒戰,高熱,周身痠痛,全身證狀明顯者,可化熱入裏,變生他病。

辨證分型

I  風寒感冒

a. 風寒表實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治以發汗解表,宣肺平喘;麻黃湯主之。

b. 風寒表虛證: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嗚乾嘔,苔白,不渴,或渴喜熱飲,脈浮緩或浮弱。治以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桂枝湯主之。

c. 外寒內飲證:惡寒發熱,無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者。治以解表散寒,溫肺化飲;小青龍湯主之。

II  風熱感冒  

a. 風溫咳嗽: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痰涕微黃,脈浮數。治以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桑菊飲主之。

b. 風熱咽痛: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痰涕黃或黃稠,舌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治以辛涼透表,清熱解毒;銀翹散主之。

c. 肺熱咳喘證:身熱不解,咳逆氣急鼻煽,口渴,痰黃,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浮而數。治以辛涼宣肺,清熱平喘;麻杏甘石湯主之。

III  虛人感冒

a. 氣虛外感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痠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治以散寒祛濕,益氣解表;人參敗毒散主之。

b. 外感風寒,內有痰飲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膈滿悶,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舌苔白,脈弱。治以益氣解表,理氣化痰;參蘇飲主之。

感冒時宜注意

解表劑一般以溫服為宜,服後取汗,以遍身微微發汗為佳,不可發汗太過,也不能汗出不徹。因汗出不徹則病邪不解;汗出太過,則易耗氣傷陰,甚則造成亡陰亡陽之危險。

服解表劑後,應避風寒,並增加衣物(被),以助發汗;或吃熱稀飯、米湯以助藥力。並禁食生冷、油膩食品,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及藥效的發揮,並防復感。並多飲開水,做適當的休息。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