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類中藥簡介(14)---五味子(下)

2010-01-13 433

九、方例

1.免疫過敏症─肺氣虧虛、營衛不和,易感風寒異氣

(1)主証:晨起鼻癢打噴嚏、鼻塞、流清鼻涕。面色白、氣短、動則易汗,見風就怕冷。

(2)方藥:桂枝湯合玉屏風散加減

桂枝 12 g、白芍 12 g、炙甘草 5g、生薑 10 g、大棗 四枚。(以上桂枝湯)再加黃耆 25 g、白朮 15 g、防風 8 g、黨參 15 g、五味子 15g。

2.鼻塞較嚴重─肺虛伴隨前額頭重,或眉心痛感

(1)主証:常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塞較嚴重,頭重、眉心痛。

(2)治法:健脾補氣、化濁通竅為主。

(3)方藥:補中益氣湯加味

黃耆 20 g、黨參 15 g、白朮 15 g、炙甘草 6g、當歸 12 g、陳皮 4 g、升麻 4g、柴胡 4 g。桂枝 10 g。白芍 10 g、細辛 4 g、麻黃 5 g、五味子 12 g。

3.鼻塞手足發冷─腎元虧虛,脾肺失溫

(1)主証:鼻塞噴嚏流清稀涕,形寒怕冷,手足不溫,耳嗚、腰酸,失眠、多夢、多尿。

(2)治法:溫腎壯陽、健脾止涕。

(3)方藥:溫陽止鼽湯

熟地 15 g、桂枝 10 g、熟附子 10 g、茯苓 15 g、白朮 12g、白芍 10 g、山萸肉 12 g、山藥 20 g、牡丹皮 10g、澤瀉 10g、五味子 10 g、炙甘草  6g。

4.治療牙周病─麥味地黃丸加味

(1)主治:牙齦出血

(2)功效:牙周病、歛肺納腎、腎虛、咳嗽、吐血、潮熱盜汗,臨床應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肺氣腫,氣喘,肺結核等。

(3)處方:生地 30g、山藥 15g、山萸肉 15g、茯苓 12g、澤瀉 12g、牡丹皮 12g、北五味子 10g、麥冬 25g、骨碎補 10g。

(4)用法:水煎,飯後分三次服,禁食油炸物。

5.耳聾左慈丸:六味地黃湯加減

(1)主治:腎虛耳鳴,耳聾,目眩者。

(2)功效:滋陰通竅

(3)藥方:生地 30g、山藥 15g、山萸肉 15g、茯苓 12g、澤瀉 12g、牡丹皮 12g、石菖蒲 12g、磁石12g、五味子15g。

6.視神經衰弱、視網膜炎等:明目地黃丸

(1)主治:球後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中心性視網膜炎

(2)功效:滋補肝腎以明目、眼睛酸澀、視網膜有問題

(3)藥方:生地 30g、山藥 15g、山萸肉 15g、茯苓 12g、澤瀉 12g、牡丹皮 12g、當歸 12g、柴胡 10g、北五味子 12g。

7.腎虛氣喘、咳嗽、呃逆:都氣丸

(1)主治:咳嗽、呃逆、腎虛、氣喘等症。

(2)功效:止呃逆、止咳、臨床應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氣喘等。

(3)藥方:生地 30g、山藥 15g、山萸肉 15g、茯苓 12g、澤瀉 12g、牡丹皮 12g、北五味子 12g。

8.低血壓症處理:營養性低血壓症,尤其素食者常發生之病症

1.藥方一:

五味子 6g、黨參 6g、黃耆 6克、麥冬 10g、肉桂3g。水煎服。1日1劑,連 服 4周為一療程。(此方主治低血壓)

2.藥方二:生脈散

人參12g、麥冬15g、五味子12g。1日1劑,水煎服。(此方主治低血壓氣陰兩虛證)

3.藥方三:

茯苓15克、五味子10、甘草 5g。日1劑,水煎2次,分4次服。 (此方主治低血壓頭暈重)

4藥方四:

黨參 30g、黃精30g、炙甘草 6g。日1劑,水煎服。(此方主治低血壓氣血虛證)

9.小青龍湯─止咳平喘、外感風寒、發熱惡寒、無汗、痰白清稀

(1)主治:斂肺止咳、防肺氣耗盡、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

(2)功用:解表化寒,止咳平喘

(3)藥方:麻黃 8g、白芍藥 12g、細辛 4g、乾薑 8g、桂枝 12g、法半夏 12g、五味子 5g、炙甘草 6g。

(4)說明:中藥臨症,首辨寒熱。大青龍湯治表有寒,裏有熱症。小青龍湯亦治表有寒,裏趨寒飲。要言之,小青龍湯主治表裏俱寒之症。方中用「麻、桂」,化解蘊表之風寒,兼顧四肢百骸,及清掃內臟諸寒諸結;細辛、半夏、乾薑以溫在諸內之寒;芍藥、五味子斂肺氣而止咳喘,兼制病邪。甘草引諸藥歸經,秉和諸症。

10.厥證與腹証的防治

(1)主治:氣厥虛證、血虛厥證、食厥、痰厥等症,及胸脇苦滿等症

(2)功效:回陽救逆,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生脈

(3)藥方一:四逆散加四逆湯(去逆排苦滿)

    甘草 3g、乾薑 2g、熟附子 1g、柴胡 5g、芍藥 4g、枳實 2g。

(4)藥方二:生脈散(增強心跳功能)

人參12g、麥冬15g、五味子12g。

(5)說明:厥證的發生,常有明顯的症狀原因,例如氣厥虛證,多屬平素體質虛弱,厥前有過度疲勞,睡眠不足,飢餓受寒等誘因;血虛厥證,則與失血有關,常發生於大出血、月經過多或分娩之後;痰厥者,好發於恣食肥甘、體豐濕盛之人;食厥症者多發於暴飲暴食直後。

11.中暑陰證

(1)主治:大汗不止,或冷汗自出,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心慌煩躁,呼吸淺促,甚則昏迷,不省人事,舌質淡,脈微欲絕。辨證以四肢厥冷,昏迷不省人事,脈微欲絕為特點。

(2)功效:多由素體虛弱或中暑陽證轉化而來。

(3)藥方一:生脈飲合參附龍牡湯

    人參12g、麥冬15g、五味子12g、龍骨 20g、牡蠣 20g。

(4)藥方二:四逆湯

    熟附子 18g、乾薑 12g、甘草 8g。

註:若陽微欲絕者,可改用四逆湯以回陽救逆。

12.腎氣不固─無夢滑精,陽痿早洩,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精神萎靡,頭暈耳鳴,動則氣喘

(1)主治:無夢滑精,陽痿早洩,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精神萎靡,頭暈耳鳴,動則氣喘

(2)功效:補腎澀精

(3)藥方一:龍牡固精湯

龍骨 30g、牡蠣30克、金櫻子12克、蓮子肉12克、芡實12克、山萸肉10克、菟絲子10克、熟地15克、肉桂(後下)3克、五味子6克。

(4)藥方二:金銷固精丸

關沙苑 18g、芡實 18g、蓮鬚 12g、煆龍骨 18g(先煎)、煆牡蠣 18g(先煎)。

13.腎虛脾胃漸衰、男性更年期

(1)主治:應以滋養肝腎、補腎健脾、寧心安神為主。

(2)功效:男性進入更年期,因腎精匱乏,腎氣日衰,以致元氣不足,陰陽偏頗,抗病力減弱,可以改善腎虛脾胃功能。

(3)藥方:肝腎陽虛型:

五味子 8g錢、仙茅 12g、淫羊藿 12g、菌靈芝 12g、補骨脂 12g、山藥 12g、茯苓 12g、枸杞 12g、杜仲 8g。水煎溫服,每日一劑,連服十日為一療程。

14.防止多汗虛汗的方法

(1)主治:多汗虛汗

(2)功用:止汗功用

(3)藥方一:黃耆皮 4g、地骨皮 4g、五味子 3g

說明:買藥時應注意,黃耆只能用其皮,不用黃耆樹心(一般中藥房,只賣黃耆,不單獨買黃耆皮)。地骨皮就是「枸杞子」的根皮,切碎就行,五味子則研成粉末用。

飲法:將三味藥放入一個茶杯內沖開水飲服,多虛汗者,三天內連飲三服,即可見效。

藥理:黃耆皮、地骨皮為滋補良藥;五味子為收歛之劑,得補以收,所以能止汗。黃耆皮含有「纖維素」而固表,其性甘溫,用益很多。地骨皮性甘而涼,能治消耗性之熱清涼解渴。五味子生津止渴,酸收止汗。

(4)藥方二:養陰止汗湯─因陰虛而致的盜汗

五味子 8g、黃耆 12g、熟地 18g、生地 18g、麥冬 12g、霍山石斛 12g、浮小麥 30g、碧桃乾 18g、牡蠣 30g。煎法:所有材料加清水四碗煲成一碗。

(5)藥方三:益氣止汗湯─因氣虛陽虛而引起的自汗

黃耆 18g、白朮 15g、吉林蔘 12g、雲苓 18g、蓮肉 18g、山藥 18g、糯稻根 18g。煎法:所有材料加清水三碗煲成一碗。

15.腎虛頭暈昏痛─玉竹散

五味子 8g、玉竹 18g、淮山 12g、山萸肉 15g、麥冬 8g、熟地 38g、元參12g、川芎 12g、當歸 12g。

十、五味子藥膳食療

據醫學營養專家研究,有五種食物對男性身體保健大有幫助,那就是:五味子、卵磷脂、深海魚油、芝麻素和芹菜子。這些食物有些是中藥材,有些是健康食品,有些是營養補充品,將它們兜在一起,不也印證了食療是最好的保健方法。下面是一些五味子的藥膳食方。

1.腎氣不固─無夢滑精,見色流精,陽痿早洩,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精神萎靡,頭暈耳鳴,動則氣喘。

藥膳:杜仲爆素羊肉

杜忡15克、五味子6克、素羊肉200克,水適當。燉煮40-50分鐘即可備用。平時也可以做佐餐之用。

2.肝硬化食療法

(1)主証:肝硬化是慢性彌漫性肝臟病變,可由多種疾病所引起。由於種種原因,肝細胞破壞後,得不到修復,形成脂肪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造成肝硬變。早期表現與慢性肝炎相似,此時若不注意治療調養,可發展到肝脾腫大、腹水,甚或嘔血、昏迷等。

(2)食療驗方一

材料:北五味子250克,新鮮青殼鴨蛋12個,白糖4匙。

製備方法:五味子洗淨後,倒人砂鍋中,加冷水兩大碗半(若一般碗要用四碗),先浸泡1小時,再用小火煎1小時。約剩下濃汁半碗時,濾出汁水,棄渣,將五味子濃汁,倒入小砂鍋內,加白糖4匙,小火燒沸1分鐘,至白糖溶化時,離火,置入碗中,備用。鴨蛋洗淨,連殼煮至半熟,大的火燒沸後3分鐘,離火(即蛋白己結成固體,蛋黃的一小部分開始凝結,大部分尚處於流汁狀態)。鴨蛋冷卻後,用粗筷子或剪刀頭打一洞口流出大部分蛋黃(蛋黃燒熟,可給健康人或兒童食用)。然後注入五味子甜濃汁入蛋中。灌滿後,用兩層紙糊封洞口,全蛋再用黃泥糊糊上一層。最後將處理過的鴨蛋放入蒸籠內,蛋的洞口朝上,隔水蒸1小時,離火。

服用法:每日2次,每次1個,當點心吃用。食時,洗淨黃泥,撕去封口紙,用吸管飲藥汁,然後剝離蛋殼後吃蛋白。

預期效果:本方養五臟(心、肺、肝、腎、脾),除虛熱,補肝氣生津解毒,為民間治肝硬化的食療秘方。本方並有降低轉氨脢(GOT、GPT)的作用,常食此方,能使受損的肝細胞逐漸得到修復。

(3)食療驗方二

材料:牛肉2公斤,白蘿蔔1公斤,黃酒4湯匙,蔥段數段。

製法:將牛肉、蘿蔔切塊。先用植物油翻炒牛肉5分鐘,再加黃酒悶燒1O分鐘後倒入砂鍋,加水以旺火煮開。再加蔥段、黃酒,改以小火燉3小時左右。倒入蘿蔔塊,加細鹽1匙,再燉1小時。至牛肉、蘿蔔均已煮爛為止。

服法:飯前空腹服食,或佐膳食。每日三餐吃用,每次食量約50~60g。

效果:本方舒肝補脾,適用於肝硬化症,見肝鬱脾虛者。主症面色晦黃,胸悶腹脹,神疲無力,納呆便溏,舌苔白膩,脈沉細。

(取自大陸偏方驗方大全)

3.五味子茶

材料:五味子3大匙 水6杯

製法:將6杯水煮開,放入五味子煮約20分鐘即可飲用。

4.失眠藥膳─去鬱寧心小米粥

材料:金針花 12g、五味子 4g、枸杞 8g、合歡皮 12g、白芍 8g、白朮 8g、小米 二杯。

做法:

(1).將以上藥材置入布袋內,以五碗水煮開十五分鐘,倒出湯汁。

(2).小米洗淨後,倒入湯汁煮粥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睡前食之,可以宣憂解鬱,安定心神。另月經期每天沖泡玫瑰花五錢 當茶飲。

5.五味燒菇筍─健忘、失眠

材料:五味子20g、香菇 50g、冬筍 100g、白蘿葡 100g、蔥白 20g。

做法:

(1).五味子裝紗布包,加水煎藥湯150毫升。

(2).香菇去蒂,冬筍在沸水中燙過,切薄片,白蘿蔔刨皮亦切片,蔥白切段。

(3).炒鍋放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放入白蘿蔔炸過撈起,瀝去油。鍋底留些油,下蔥白熄過,倒入香菇、筍片,如調味料、油炸蘿葡及五味子藥湯,加蓋燒約5分鐘,加入香醋、勾芡後即可食用。

療效:有強陰益腎澀精、養心安神作用。

適症:健忘、遺精、早洩等。

注意事項:臨床應用:(1).久瀉、久痢、脫肛,可鮮竹筍煮粥食。(2).小兒麻疹、風疹、水痘初起和發熱口乾、小便不利,用竹筍和活鯽魚燉湯飲。

6.甘酸消夏飲

藥方:枸杞子30g 五味子3g 山楂10g 紅棗6枚 白糖適量(一人日量)

功效:補氣滋陰、生津止渴、寧心安神、開胃助消化。適用於暑熱煩渴、汗多乏力、食慾不振。

做法:(1).將枸杞子、五味子、山楂、紅棗放置鍋內,加入四至五碗清水蓋過藥材,浸泡二十分鐘。(2).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約煮三十分鐘。(3).加白糖調味。去渣,分數次飲用。

說明:

(1).枸杞子滋補肝腎之陰、生津止渴、明目。

(2).五味子生津止渴、收斂止汗、寧心安神。

(3).山楂健胃、助消化。

(4).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5).白糖補中、潤肺、生津。

備註:五味子酸澀收斂,感冒初起者不宜服用。(怕把感冒外邪收斂在內)

7.五味子膠蜜汁

五味子治五臟不調和強壯神經系統相當有效,藥方用北五味子 150g、花旗參 70g、北耆 35g、酸棘仁 35g、甘草 70g,全藥加上煎成濃汁,隔去藥渣之後加入八成的糖,即100cc藥汁加80cc糖,熬上半小時再加入150g蜜糖,攤涼之後存放於雪櫃,飲用時加水沖成糖水即成。味道甘中帶酸甜,可以預防肝病、治陰虛虛汗、安眠寧神和止喝生津,是很簡便強身飲品。

8.五味子蛋治神經衰弱

五味子100g煎汁500cc,雞蛋10枚煮熟去殼後放入五味子汁中略煮,然後浸泡在汁中2天。每次喫蛋1個,一日1~2次,每次食前需加熱煮沸。一般連服2周左右即顯效或痊愈。

9.五味子茶

藥方:五味子 18g、生地 30g、紫苑 8g、百合 15g、阿膠 12g、桑葉 12g等煎服。五味子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凝心安神的功能。現代醫學則依據藥理分析,證實其有以下這些功效:抗菌、鎮咳祛痰、降血壓、鎮靜、強心、保肝、改善大腦調節、加強智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夏天容易口乾舌燥、倦怠乏力且悶熱多汗者,可以將五味子配上吉林參、麥冬,做成生脈飲(詳上),可收益氣、生津、解渴之效。

10.氣血雙補安神粥

材料:五味子18g、酸棗仁 30g、茯神 18g、黨參 30g、桂圓肉 18g、糯米半杯、冰糖適量。

作法:

(1).酸棗仁洗淨,用毛巾吸乾,放於砧板上用刀背壓碎,後和茯神、黨參、五味子一併放入電鍋之內鍋中加水六杯,外鍋加水半杯煮至開關跳起,紗布過濾取高濃汁。

(2).米洗淨泡於少量清水中一小時再加(1)之濃汁及桂圓肉煮至成粥,加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說明:茯神:寄生於松樹,抱松樹根而生之茯苓,具鎮靜安神作用。茯神和茯苓相同,除補脾利水外,具有較強之鎮靜、安神作用,而配合五味子之斂肺滋腎,生津斂汗;一般發汗過多,身體疲倦,元氣缺失時,則配合五味子和補氣之黨參相配伍,亦常用於神經衰弱,過度疲勞而失眠,尤其是耳鳴、眩暈則可和酸棗仁相配合,亦可減輕症狀。

11.固精核桃湯

材料:山萸肉 300g、五味子110g、核桃 600g、冰糖 300g。

做法:

(1).山萸肉洗淨濾乾。

(2).五味子洗淨後,倒入瓦罐內,加冷水浸泡半小時。然後用小火煎成濃汁,待煎半小時剩汁半碗時,濾出藥汁再加水一碗半,煎第二次,約剩汁半碗時,濾出藥渣。

(3).核桃去殼將核桃肉連衣倒入大磁盤內,加入五味子濃汁,浸泡半小時,然後將山萸肉倒入拌勻,上面放冰糖,磁盤加蓋。

(4).用大火將磁盤隔水蒸3小時後,即可服用。

(5).每日3次,每次1匙。

療效:山萸肉,性微溫味酸澀,能補肝腎、澀精止汗,並有利尿和降壓作用;五味子,性溫味酸,有生津止汗、澀精止瀉、降血壓及興奮子宮平滑肌作用。諸物合用合有溫補肝腎、潤肺通脈、澀精節尿,並有調整和降低血壓的作用。適用病症:老年人神經衰弱、遺精小便次數多,患高血壓者尤適宜。

注意事項:

(1).核桃脂肪中71%為亞油酸,12%為亞麻酸。有淨化血液、清除血管壁雜質。提高大腦功能、增強胃腸機能、促進消化和血液循環等良好功能。

(2).本品所含不飽合脂肪酸,可鬆弛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緊張狀態,消除疲勞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降低血脂,故有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核桃一天吃2~3個比較適宜,一次吃5~10個,會引起腹瀉,因其能潤燥滑腸,故稀便、腹瀉、痰火積熱者少用。

臨床應用:

(1).治神經衰弱,早晚各吃核桃兩枚。

(2).治咳喘,以核桃1個、生薑1片,每早晚空腹將核桃和薑片嚼 食,連續食用。

12.養陰湯─消暑茶

材料:五味子12g、枸杞子12g,甘草 9g、薄荷葉9g,糖適量。

作法:五味子、枸杞子,甘草洗淨加水,煮沸十分鐘,加薄荷葉後加蓋離火,5分鐘後加糖攪勻即可。

13.黨參大棗湯─治皮膚濕疹

材料:五味子 12g、黨參 15g、大棗 十枚

調味料:紅糖適量、清水六碗。

做法:將材料浸洗清潔,注六碗清水入瓦煲。煲約二小時半,放紅糖飲用。

說明:大棗又明南棗,因一般體積有一寸以上,原產地在安徽省。大棗含豐富的糖分,蛋白質、脂肪、維他命A、B2及C。其養血補中的功效遠勝於紅棗,亦較紅棗滋潤。常患皮膚濕疹的人,多數體質較差,而且容易發汗,令皮膚更易出現疹症,黨參南棗湯有補氣補血,兼美容健膚的功效,經常飲用,可收預防及診治的作用。

14. 五味子北芪湯

材料:北五味子 18g、北芪 18g、南杏 10g、北杏 10g、蜜棗 五粒,素肉適當量。(2人份量)

煲法:清水十二碗煲兩小時

功效:補益五臟、延緩衰老。女人三十歲之後,身體即會逐漸走下坡,除了健康狀況日漸衰退之外,皮膚也會逐漸老化,要留住青春,延緩衰老,就要多服抗衰老的湯水。五味子味甘酸、性溫,具有補益五臟、滋腎益肺、斂陰止汗等功效,還有很強的抗衰老作用。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