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書籍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創刊60週年出版書籍

加減中藥部分現有記載份量者,因每人證狀有異,份量亦不同之故,應視其證狀之程度加減。

西方人士學習中國醫藥最大的阻礙就是其中各種醫學術語幾乎找不到適當之英譯書籍,此亦是我們從事中醫典籍翻譯上極大的困擾。

書中包括各種疑難症之中西醫之看法和中西醫學之差別,及其演變歷史,還有我國中醫對疑難症之治療、日本漢方臨床家對疑難症之治療等,作有系統地介紹說明。

作者自民國54年至66年為止,在〈新醫藥週刊〉每週選一藥材,詳細介紹世界各國學者研究植物性、動物性或礦物性中藥材之成分、藥理及其他方面結果。
1980-05-01 60 •   
# 許鴻源  

本書收集現代常用處方三百六十七種,每一方劑陳述其歷史背景、出處、配伍意義、適應症及相似處方之辨別。為便利臨床應用,處方並附證狀圖示。

著者等曾搜集一千五百餘種中藥及我國民間藥的化學成分,編輯為《中藥成分之化學》即本叢書之第一輯,於1975年由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出版。

中國醫學對癌症之治療,其看法與現代醫學不同,中國醫學所重視者係搜求發病原因,即所謂「辨證求因」。

本書是鑑於現代醫學對許多疑難症無法治療,故介紹中、西醫學對這類疾病之看法,發表於新醫藥週刊,自六十六年至六十七年刊載共六一篇,因各界之鼓勵、催促,遂先出版五十篇為第一輯。

本書所收載資料,包含台灣的藥用資源硏究,及中藥的研究兩部分,均係作者自1968年起受邀在東南亞各地所發表的學術講演稿。

我國中醫藥家注重中藥材的原產地,一般稱「地道藥材」,吾等於從事比較藥材學之研究途中,發現陳仁山所著《藥物出產辨》,甚有參考價值。觀乎陳氏之自序知其經營藥業數十年,尤其留意地道出產,又遍訪諸親身採藥販藥之人,而將所得寶貴資料及經驗編著成此書。

動物性中藥在歷代本草書中,《神農本草經》收載45種,明朝《本草綱目》收錄446種,清朝《本草綱目拾遺》收錄160種,除去重複者大約有五百餘種之多。本書係收載現代常用或偶而有用者共180種。

現代醫學上許多的疑難症,例如西醫稱為風濕痛、神經痛、關節神經系疾患等,漢方名為厥病、痺病、痙病,中醫早已確立其證狀及治療方法。
1977-03-01 468 •   
# 許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