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768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775

「爸的嘴角怎麼突然歪了?說話也變得含糊不清!」這樣的情況可能不是單純老化,而是腦中風的警訊。

天氣炎熱,許多人選擇手搖飲、冰淇淋解渴消暑,但過多高油高糖食物是導致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的主因,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5-07-01 163 •   
# 2806期  

所謂「漏拔針」,是指針灸治療結束後,有針具未被正確取出,可能引發局部疼痛、出血、感染,甚至引起醫療糾紛。
2025-07-01 342 •   
# 2806期  

高溫不僅讓人中暑、虛脫,甚至可能引發全身性發炎與腎臟損傷,特別是對戶外工作者與慢性病患者而言。

民眾在選購化粧品時應留意成分中可能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這類具有光敏感性的天然化合物。

透過針灸、推拿、艾灸以及中藥調理等多元方式,能有效緩解肩頸緊繃與疼痛,達到放鬆身心的效果。

隨著夏季高溫持續攀升,不少民眾出現疲倦乏力、口乾舌燥、睡眠品質下降等不適症狀。
2025-06-15 183 •   
# 2805期  

兒童生長發育中西醫聯合門診,提供個別化的診療服務,協助家長釐清子女成長的真實需求,並藉由中西醫整合、一站式服務,有效減少就醫奔波之苦。

在每個月經期來臨前,許多女性都曾經歷過對甜食的強烈渴望。
2025-06-15 228 •   
# 2805期  

清冠一號的臨床療效明確,與抗病毒西藥相當。

中醫認為落髮多與肝腎陰虛、氣血不足、脾胃失調等因素有關。

近年來,越來越多醫療機構開始重視中醫在化療支持性照護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