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成分最近的研究

1968-06-01 28

1968年6月初版

序   李㪱燊     

中藥為我國無窮寶藏,與民族健康及國家經濟,息息相關。自西洋醫學東漸,信賴西藥者日多,國產藥材,漸遭委棄。此雖由於潮流激盪,然國人疎於研究,未能利用科學方法,與外人爭一日之短長,實為國藥衰替之主因,蓋西洋醫藥之有今日,得力於客觀研究為多,經驗非憑實驗證明,頗不易使通人信服。自珍枕秘,其能免於時代之淘汰者幾希!

近年因慢性病取急性病而代之,而蛇根木又躍居藥療學之顯著地位,東西洋醫藥學者,遂羣起作藥用植物之探研。殊方採藥之人,足跡遍於亞非南美之森林峻嶺。研究我國藥物之盛況,更屬空前,其報告散見於各國專門書誌,見於日本之文獻尤多,獨惜無人集粹。

偶於〈新醫藥週刊〉中,獲親許鴻源博士「中藥成分最近的研究」之連載,乃撷摘晚近有關中藥研究之報導者,深覺愜心。因請其整理成書,以饗同道。蒙其俯允,並惠交本所刊行。

許博士主持臺灣之美商必治妥(Bristol)研究所,並兼各學院之藥學講席,萬幾鞅掌,惜及分陰,而猶努力著書,嘉惠同好,苦心毅力,誠有足多。

余主持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之初,即悉心結契志同道合之人,一德一心,發皇國粹。誠以當務之急,殆無過於綜合性醫藥專著之編修。比年以來,已出版專門著作五十六種。屬藥學者,有岡西為人、東丈夫、那琦諸博士之《東北之藥材》(二册),熊天珍博士之《中藥之性狀及檢定》,甘偉松教授之《臺灣藥用植物誌》(三册),金明儒博士之《藥用植物之化學成分研究法》,許喬木博士之《臺灣藥用植物之成分》,岡西為人教授之《重輯新修本草》,顏焜熒博士之《植物化學》,皆煌煌巨著,馳譽藝林。今又得許博士之大作而梓之,使本所之藥學叢書,益增光彩,殊足稱慶。

中國醫藥之亟需科學化,久為有識者之共鳴,然不能徒託空言,必須悉力以赴。且研究之業,弗能計日程功,欲將數千年積累之舊物刮垢磨光,亦非一手一足之為烈。惟有羣策羣力,孜孜兀兀以圖之。且須博覽各國新刊,踪跡近人研究之發展。否則重尋故轍,日力徒荒,血汗資財,擲諸虛牝。

此書將三十年來有關文獻搜羅殆遍,使研精者省却許多鉤沉索隱時間,對於國藥之探研,實非小補。明達之士,諒無間於斯言。

 

民國五十七年六月                                                                                                                                                                                                                                                                                                            

                               序於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