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乾癬不自知!中醫師提醒:別把脫屑紅癢當乾燥處理

2025-08-01 101

別再以為皮膚癢、脫屑只是乾燥引起!中醫師提醒,這可能是乾癬的警訊。乾癬是一種常見且容易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病,根據統計,全台約有超過十萬名患者。常見症狀為皮膚出現紅斑、脫屑與劇烈搔癢,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睡眠與日常生活,對患者的外觀與心理帶來極大壓力。豐原醫院近期收治一位12歲的小學六年級女童,因頭皮、手肘、膝蓋與小腿出現大片紅斑與銀白色脫屑,搔癢難耐,甚至癢到難以入眠,最後在家長陪同下就醫。經過四個月的中醫治療與日常生活調整,女童皮膚逐漸恢復平滑,臉上也再次展現自信笑容。

豐原醫院中醫師蘇紋華表示,乾癬在中醫被稱為「白疕」,屬於「癬證」的一種。外觀看來像是單純的皮膚問題,但實際上乾癬的成因與體質失衡、免疫系統異常以及情緒壓力等因素密切相關。乾癬並不是傳染病,而是因免疫細胞異常活躍,導致表皮細胞增生速度過快,使老化細胞無法及時脫落,進而在皮膚表面堆積成為銀白色脫屑,也就是俗稱的「銀屑」,最常出現於頭皮、背部、肘膝等部位。

蘇紋華強調,從中醫角度來看,乾癬與「血熱內蘊、風邪外襲、情緒鬱結」有關。許多患者在發病前,往往有明顯的壓力史,或曾遭遇情緒劇烈波動,加上乾癬本身容易在冬季復發,顯示體質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所造成的影響不可忽視。中醫治療強調辨證論治,會依照每位患者的體質狀況進行個別調理。例如,部分患者屬於血熱偏盛體質,會出現紅斑、劇癢與口乾舌紅等症狀;有些人則偏向血燥型,皮膚乾裂、屑多,舌紅少津,顯示陰血不足。另有些患者病程較長、皮膚色暗不癒,多屬血瘀或氣血兩虛型,這些都需要辨別後對症處理。

治療上採取內外兼治,內服中藥依體質開立清熱涼血、養血潤燥或活血化瘀等方劑;外用方面則會建議選用成分單純、不刺激的清潔與保養產品,幫助皮膚穩定修復。同時也會從飲食與生活習慣著手調整,避免辛辣、油炸、海鮮等發物,並維持作息規律,減少焦慮與情緒起伏,因為壓力常是乾癬惡化與復發的重要誘因。

蘇紋華提醒,不要輕信偏方或過度依賴外用藥膏止癢,更不應忽視持續不癒的皮膚異常症狀,及早就醫、正確辨證,才能從根本改善體內失衡的狀態,讓身體恢復健康與自癒力,遠離乾癬帶來的困擾。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