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之研究
1979/12/31 新醫藥週刊第750~753期
文 奚復一
曾閱(一九七六年)民國六十五年四月卅日紐約世界日報九版載有:「青年患血癌捐獻角膜」新聞一則,並刊患者葉清榮君的臺北傳真照片,使我回憶二十年前曾在臺北經僑務委員會介紹一位就讀於國立政大新聞系的韓國僑生賈君,當時年僅十八歲,患了白血病,住醫院醫治數月,全賴輸血維持其生命已告絕望,逐延余作最後的救治,按其脈數,觀其舌絳,症狀為鼻血、皮下紫斑、面白唇淡、食慾不振、四肢無力、頭昏心悸、並有發熱現象,斷定症同溫熱,由於血熱火熾,營血因熱而妄行,紅血球因熱而消耗於無形,乃用犀角地黃湯(犀角五分,磨末沖服,生地黃一兩、芍藥四錢、丹皮二錢)加梗肉、紫草、半枝連、煆人中白、夏枯草、阿膠、懷山藥、炒蒲黃等品,本方主要在涼營血,解熱毒、養陰、統血、固血、濇精氣、歛元氣,調準數月而愈。賈君乃念完大學回返韓國,並已結婚今且有子女矣。
其同學王君亦患此症聞訊亦來求診,數月乃痊。傳聞王君現在美國加州司丹佛大學任副教授云云。今報導僅云葉君患血癌二年,住某醫院,其症狀為食慾突減,頭髮成綹脫落,頭面蒼白,整天乏力,自知患此絕症,願將眼角膜捐獻,不論識與不識,聞者同嘆惋惜!
此症中醫辨症分型,不盡一致,是一種全身性白血球異常增加的疾病,造血系統及各臟器,均受其影響,而致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據本人臨床症狀分析,應分急性、慢性兩型,急性屬陰虛者多,慢性屬陽虛者多;急性屬「溫熱病」、「血證」之類,慢性屬「虛勞」等範圍,其病因病理,主要是氣血兩衰而發生變化,診治必須調養氣血、健脾柔肝、滋腎為基本。
《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篇》:「脾為營」,從生理的角度來說,營血就是血液,乃指脾有藏納營血的作用。蓋營主血,可以化生為血,是故中醫方書通常營血並提,如「人參養營丸」之類,「營」又指循行於經脈內的精氣營養物。「營」又指飲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質。《素問•痺論》:「營者水穀之精氣也。」這種物質,通過脾的氣化作用,上注於肺,行於經脈之中,均勻的分布於臟腑和身體各部。《靈樞•經脈》篇:「脈為營」,蓋指有營經之意,亦即血氣所處之地也。
《難經》四十二難指出:「脾主裏血」,聚即裏藏之意,其意即是說明肝臟雖主藏血,而脾主流血,實際上脾亦具有藏納營血的作用,且其功能,是主管運輸和消化,也就是消化食物和輸布精微營養成分,飲食入胃,胃和脾共同進行消化,所產生的精微營養成分,被吸收之後,再由脾氣幫助,運送到身體各部,以滋養全身組織器官,同時脾還能促進水液的轉運和排泄,以維持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作用,上面已明言脾臟有統攝血液,使之正常運行於經脈之中的功能,脾能益氣,脾氣充足,則自能統攝血液在脈管中的正常運行,脾氣虛弱,就有可能影響此種統攝血液的功能,血液由經脈外溢,引起各種出血症候。葉君頭髮成綹脫落,具覘血虛不能上營於髮。蓋髮為血之餘,頭髮與營血的關係既如此密切,頭髮的營養來源於血,故年少血氣充盛,頭髮烏黑有光而茂密,年老肝血不足,腎氣虛少,頭髮變為蒼血,易於脫落,今葉君頭髮成綹脫落,常由血竭使然,其正年富力強,且好運動,營血何致耗竭如此之速,其中必有病原也。緣肝主藏血,既能儲藏血液,又能調節血量,肝腎相關,肝屬乙木,腎屬癸水,木出水涵,肝陽上亢,陽即火力熱能,熱亢於上,營血自然耗竭,血竭則不能營養頭髮,髮自落矣。
當我人休息或睡眠時,部份血液回流到肝臟並儲藏起來,活動時,肝血又運送到全身供給各組織的需要,經常劇烈運動,或嗜好烈酒過量,皆足以傷肝,肝傷則必影響藏血的功能,甚致可能引起白血球異常增加,和出血性病症的發生。肝和腎有互相滋養的作用,所謂肝腎相生,肝主疏泄,肝為剛臟,非柔不和,肝木性喜條達,不受抑鬱,並有調節血量的功能,尤須依賴腎水的滋養,腎水的再生,又須通過肝臟的疏泄,而入藏於腎,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亦即精血同源,又即乙癸同源。肝和腎均有相火,相火源於命門,所謂腎為命門,腎為一身之主宰,其原在此,人身既以命門為本,止此坎為水,一言盡之,蓋坎陰包平陽,言水而火在其中,如必象坎之形,兩邊一劃為陰,中間一劃為陽則拘矣。
夢覺道人《三指禪》有云:「天一生水,天一奇數,陽也,而生水則為陰矣,陰陽同宮,是一是二,解人當自分明。」《難經》註左腎以藏水,右腎以藏命門,固為傳寫之偽,即方書謂兩腎一般無二樣。蓋陰生於陽,陽藏於陰,誠有分之而無可分者。人自墮地一聲以來,有此水即隱此火,而窮通壽夭,皆決之於此,水足,而火之藏於水中者韜光匿彩,而六脈得以平和;水虛,而火之見於水中者,煥彩閃光。而六脈何能安靜?水之包涵乎火,夫固有一滴之不可虧者,蓋一勺之水,煎熬殆盡,火無所附麗,飛越於上,侵犯營血,則逼血妄行而鼻血、齒血,各出血性病症所由來矣。爰就世代祖傳驗方,及四十年臨床經驗,將白血病急性、慢性兩型,公開其處方,提供我國新近成立之國家癌症研究委員會各位專家博士,及我中國醫藥學院之抗癌研究中心,中西同道,結合智慧,共同試驗,積極鑽研,精究不懈,以期撲滅為人類大敵之癌症,其造福世界,寧有涯耶。
茲擬白血病處方如下:
(甲方)白血病急性(陽症)症狀:脈細數或數大,發熱間或惡寒,鼻血、齒齦出血、皮下出血、口渴多汗,食慾減退,牙齦腫痛、咽喉痛、心悸、頭昏、四肢全身疲乏無力、舌光紅絳、氣促、浮腫、皮膚面色蒼白、貧血、口內起泡發炎、白血球增多,紅血球量及血小板數均減少。
處方:犀角尖五分(磨細末沖服)、大生地一兩、生白芍四錢、牡丹皮二錢、山萸肉四錢、炒蒲黃四錢(包煎)、老紫草二錢、半枝蓮二錢、煆人中白四錢(包煎)、蛤粉炒陳阿膠四錢,懷山藥、焦山梔、夏枯草、旱蓮草、紫花地丁各四錢,炒白朮二錢、炙甘草二錢、生雞內金五錢(搗碎),生龍骨、生牡蠣各一兩(搗碎包煎),炙龜版、炙鱉甲各六錢,正青黛四錢。六盌水煎成一盌,煎二次,早晚溫服。
(乙方)白血病慢性(陰症)症狀:脈細弱,像一般貧血,虛勞之類,全身乏力,面色蒼白,舌質淡,脫髮,低熱,食慾不振,頭昏,心悸,腹脹,消瘦,皮下出血,或有脾腫或肝腫,或淋巴腺腫大,白血球大量增多。
處方:赤/白芍各四錢,老熟地、川當歸、西潞黨各四錢,炒白朮二錢,生北耆、黃精、蛤粉炒陳阿膠、懷山藥、廣鬱金、山萸肉、甘枸杞、補骨脂、仙茅、仙靈脾各四錢,黑附片一錢、何首烏三錢、生雞內金六錢(搗碎)、炙甘草二錢、紅棗(去核)六枚、巴戟肉三錢、春砂仁三錢(打碎後下)、川楝子四錢,六盌清水煎至一盌,煎二次,早晚各一次,溫服。
上述甲乙兩方,不過舉其大要,由於白血病病情複雜而嚴重,當根據病情之緩急,分別施用補虛治本,祛邪治標為二大原則,或先治其本,後治其標;或先治其標,後治其本;或標本同治。總之急性者熱盛,以治標為主;慢性者以標本同治為宜,要在醫者之隨時細察病情,而靈活治療,固未可一概而論也。一得之愚,管窺之見,就教高明,未識以為然乎?否乎?竊思此症倘經中西醫學專家不斷研究,相信不久將來,必有血癌特效藥的發明,殆可斷言,撰文動機,本乎濟世之婆心,純為學理之探討,蓋學問無窮,學無止境,遑論廣大精微,寶藏豐富之中醫學理乎,願共勉諸!
作者簡介
奚複一(1916~1998)名銘圭,以字行。早年隨父奚可階學習中醫,為平湖奚氏儒醫世家第八代傳人。20歲即任平湖國醫館醫學處主任,並襄助其父編輯《中華醫藥》週刊。1948年移居臺灣,在臺北開設私人診所,聲名漸著,先後擔任臺北市、臺灣省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海外華僑前來求醫日多,就在美國、泰國和中國香港設分診所,受聘任日本、泰國、越南等國醫藥社團顧問。1990年獲「中華民國傑出中醫師華佗金像獎」,1992年獲「中華民國第一屆傑出良醫」稱號。1997年移居美國,任美國東亞大學客座教授,為中醫在西方大學開設東方醫藥理論的第一人。著有《現代中醫婦科學》全集、《傷寒論注釋》、《癌症病理與療法》、《鼻炎淺說》等中醫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