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52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48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生殖,腎氣的衰盛直接關係到人的生殖功能和生長發育及衰老,所以「補腎」可以用來改善精蟲品質。
2023-11-01 402 •   
# 2766期  

燥邪傷肺,常出現乾咳、氣喘、口鼻乾燥等症狀,皮膚方面也會有乾癢的情形,甚至肺氣也會影響大腸,導致津液不足而便祕。
2023-11-01 358 •   
# 2766期  

對於長期慢性偏頭痛的患者,更是日常中頑固的惡夢。偏頭痛在台灣盛行率約為9.1%,是盛行率相當高的疾病。
2023-11-01 437 •   
# 2766期  

中醫師戴毓萱表示,乾眼症盛行率逐漸提高,若希望能「治標又治本」,除了就醫治療外,還是要從乾眼症的根源做起。
2023-10-15 347 •   
# 2765期  

就中醫角度而言,落髮與肝、腎、脾胃及氣血密切相關,因此治療慢性休止期落髮的關鍵是養血以治本。
2023-10-15 391 •   
# 2765期  

秋冬的養生之道在「防秋燥」之餘,也要「防秋涼」,這時應著重養陰潤燥和健脾利濕的調理養生。
2023-10-15 570 •   
# 2765期  

雷射針灸是一種結合了傳統針灸和現代雷射技術的治療方法,相較於傳統針灸,雷射針灸具有無痛、非侵入性、安全等特點。
2023-10-15 350 •   
# 2765期  

中醫藥用於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病人,根據中醫病因病機,臨床上靈活處方能取得良好療效與控制。
2023-10-01 418 •   
# 2764期  

一般人觀念就是身體不舒服就表示體質有問題。事實上,體質是不同的人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與心理活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特質。
2023-10-01 352 •   
# 2764期  

平時多關注兒童的足部健康,若觀察到出現足部疼痛、步態不穩或姿勢問題等,把握在2~6歲黃金治療期介入治療,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2023-10-01 342 •   
# 2764期  

隨著老年化社會的逐漸到來,肌少症與肌無力已成為老年人口中一種重要的流行疾病,甚至被視為威脅生命的潛在殺手。
2023-09-15 443 •   
# 2763期  

77歲姜先生被診斷為青光眼,近年來視力衰退越來越嚴重,在眼針治療後,視野增加3%,視力衰退的情形有明顯的減緩,姜先生表示要是能早點開始治療就好了。
2023-09-15 385 •   
# 27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