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嘴就痛 小心顳顎關節障礙!


吃東西、說話或打呵欠時,耳朵前方或臉頰感到疼痛?張開或閉上嘴巴時,聽見咔啦聲或類似搓頭髮的聲音?若您有這些症狀,很可能正面臨顳顎關節障礙的困擾。
北市聯醫中醫師周暉哲指出,顳顎關節是人體最常活動的關節之一,位於耳朵前方,負責控制下顎活動,與說話、進食、唱歌、大笑等日常動作息息相關。根據統計,顳顎關節障礙在慢性肌肉骨骼疾病中僅次於下背痛,成人盛行率達31%,兒童及青少年亦有11%,其中女性患病機率約為男性的兩倍,尤以中年女性最為常見。
周暉哲表示,顳顎關節障礙不僅侷限於局部疼痛,近年研究指出患者常出現吞嚥困難(53%)、舌頭功能下降、咀嚼問題(95%),甚至體重減輕(50%)等症狀。更令人困擾的是,這類患者經常伴隨多種共病,例如偏頭痛、頸肩痠痛、腸躁症、睡眠障礙、焦慮與抑鬱等,對生活造成極大影響。有研究發現,54%顳顎關節障礙患者有頸部疼痛,近9成存在頸部功能異常,使得許多人輾轉於不同科別求診,耗費大量時間與金錢,卻仍難見成效。
面對症狀多樣且廣泛的顳顎關節問題,患者常疑惑應該先就診哪一科別。周暉哲建議,當張嘴、咀嚼或臉部活動時出現不適感,應先懷疑是否為顳顎關節障礙。建議可選擇牙科、中醫或物理治療等科別進行初步診療。
針對顳顎關節障礙的多元症狀與共病,中醫提供全人整合療法具備明顯優勢。根據2023年國際顳顎關節障礙臨床治療指引(Busse et al., 2023),治療建議包含認知行為療法、下顎運動訓練、徒手治療、激痛點療法與針灸等,而這些治療方法皆可在中醫門診由合格醫師執行。尤其對於伴隨偏頭痛、腸胃不適、睡眠困難等共病的患者,更可搭配中藥、穴位按摩,提供一站式的整體療癒,節省就診時間與醫療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害怕針灸的民眾,中醫的無痛徒手療法也是溫和有效的選擇。周暉哲說明,徒手治療以輕柔、不帶頓力的手法,針對筋膜、肌肉與關節進行鬆解與調整,有別於一般民眾對中醫整脊的「喬骨」印象,手法輕柔無痛,不但能改善局部症狀,更可誘導全身張力平衡,達到身心同步放鬆,對於焦慮型體質與長期疼痛困擾者更具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