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醫藥》第11期 人參藥理作用與免疫調節臨床研究

2008-09-01 55

國內中藥材有九成以上來目中國大陸,根據近年進口量估計,最常用的前10名中藥材分別為枸杞、黃耆,紅棗、肉桂,甘草、當歸、大茴香子、人參、川芎及地黃,每年進口量都在1,000噸以上。其中人參藥材由於單價高,年進口金額達8~10億新台幣。人參主產於中國大陸,年產量6,000~8,000噸,約佔全世界總產量的70%~85%,但低農殘人參僅1,200~1,500噸,約20%~30%,且其中半數以上是日本企業與當地之契約合作藥材,因此,高品質人參藥材取得不易,為掌握既安全又高品質的人參來源,順天堂藥廠採購單位與台灣必安研究所專業研究人員,自2002年起多次前往產地長期居住,仔細考察當地的水文資料、人參的生長環境、農藥污染的可能來源、加工處理的過程,心得寫成「人參產地與加工考察」、「優質人參探索」兩文,並實際應用於人參的採購。人參自古就是最重要的補養藥材,本期特別收錄「人參藥理作用與免疫調節臨床研究」與讀者分享。

醫藥研究單元,市售藥材來源複雜,常見同名異物、同物異名混淆現象,甚至有偽劣藥材充用的情形。目前在市面上常見的誤用或代用中藥材有20餘種,順天醫藥曾陸續刊載下列7品項:白頭翁、防已、五加皮、沙苑子、萹蓄、牛膝、密蒙花。為方便讀者有完整資料,本期一次將其餘最常見的混誤用藥材作一整理,分為誤用藥材部分~ 天南星,澤蘭、佩蘭、豨薟草、貫眾、王不留行、骨碎補、冬葵果、敗醬草、九節菖蒲、何首烏、木通、黃耆、木香、胡麻仁、板藍根、桑寄生、五味子、烏頭、附子等20種;依製劑屬性最常見誤用藥材~ 麻黃、葛根、杏仁、桃仁、石斛、生地黃、熟地黃、川木通、秦艽、萆薢、肉蓯蓉、細辛等12種。後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CP)及《日本藥典》(JP)皆羅列2種或2種以上的正品藥材,它們雖然都是正品藥材但其化學成分比例或功能藥理卻有明顯差異,我們綜合醫療目標及藥理數據,提出應選擇的最適宜藥材。本期另特別收錄「台灣市售易混淆及誤用中藥材之探討」一文,供讀者參考。

另外,「四物湯」具補血、行血、活血的功效,故被為「婦人病的聖藥」、「一切血病的總方」、「肝經調血之專劑」。四物湯的系列方達800多個,後世醫家稱此為「婦科第一方」,本期新本草自然生活觀單元,針對四物湯作詳盡介紹,提供藥理研究與應用,期使讀者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品質。

順天醫藥第11期電子書連結   https://www.brion.org.tw/_ebook/11/index.html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