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 施維茲博士 一生為醫學作濟世活人 聞死非洲婦女嚎啕大哭

1965-09-13 141

追思古人 .希望後人效法

其人雖死 .精神永存人間

1965/09/13 新醫藥週刊第5期第二版

 

在本世紀最可尊敬的醫學家,施維茲(Albert Schweitzer又譯為史懷哲)博士,於九月四日溘然長逝,消息傳出,使全世界醫藥界,莫不痛悼而追思這位一生為救護人類疾苦,且鞠躬盡瘁於醫學與維護和平的世紀老人。

我們對這位偉大的醫學家,兼哲學家,老成凋謝,實在是感到無限的哀思,對其偉大的成就,以及對於人類貢獻的巨大,更使我們萬分的敬佩。施維茲博士已走完了人生大道,蒙主恩召,我們祝禱其安息吧!

施維茲博士雖然其身已死,但其感人處,更是使識與不識,以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東西,無不一致所敬仰。美國詹森總統在哀悼施維茲博士時,曾說:世界「已失去了一個真正世界性的人物」。甚且蘇俄這個沒有人性的國家,亦在他逝世後,發表其讚美詞,可見這位一生為助人類幸福的世紀老人,是多麽為全人類所尊敬。

施維茲博士其身雖沒,我們相信其精神是永在,而其典範更可足式。更相信醫藥界人士願意追求此一偉大的精神,及其博愛救人的工作,必大有人在。同時我們希望醫藥界人士效法施維茲博士這種博愛以救護人類疾苦為己任的思想,且更能使其發揚光大,如此,施維茲博士雖死,仍有千萬人的後繼者,為人類造福,施維茲博士雖死,足可慰其在天之靈,而人類受其福澤當非淺薄。

施維茲博士的成就是多方面,他不但是一位醫學家,同時亦是一位神學家、哲學家、更是一位音樂家,且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狀,可謂集多種榮譽於一身,施維茲博士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貢獻於非洲,但這種偉大的貢獻並不是白費,當其於九月四日在其手創非洲醫院的一所木屋內逝世消息傳出後,非洲的婦女們,開始發出悲慘而淒涼的聲音,而其音調更是高昂而慘痛的嚎啕大哭,如喪考妣,來悲哀這位可敬的老人魂歸天堂。

施維茲博士無異如我國古代華佗再世,以濟世活人為己任,這種以濟世活人為己任的精神,在我國醫藥界人士亦屢見不鮮,可見凡從事於醫藥界人士,不論任何國家的人士,莫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由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們對醫師的尊重,已略有減退,醫師受客觀上之影響,對於醫德不無減退,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此種情形可由本省醫療糾紛之多而令人發出痛心的感慨。

醫師人士作濟世活人工作,實不乏可值得宣揚,施維茲博士即是其中之一例。

 
蘭醫生夫婦 「切膚救人」
使人感動  為人敬重
 

我們再看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設人蘭大衛醫生夫人蘭連瑪玉女士,亦是最值得我們敬重的一位,她的榮神愛人的美好事跡,不但教會中的人士引為美談,同時亦為社會人士所敬重,其中包括高雄醫學院創設人杜聰明博士於聞悉蘭醫生夫人切膚救治孩童周金耀的故事後,感動異常,特請名畫家李石樵先生畫了一幅「蘭醫生夫妻切膚救人」的油畫,懸掛於高雄醫學院內,藉以啓發學生們濟世活人的愛心。可見對救人工作是能使人引為敬重。

我們對於施維茲博士之死,表示萬分哀悼,對於蘭醫生夫婦這種切膚救人的偉大精神,表示萬分敬佩。我們同時希望此種救人活世的偉大的精神,能為所有醫師起而效法,提高醫德,以救人為己任,造福人群,不要以賺錢為前提,更希望各界應尊重醫師之職務,使醫療糾紛不致有所發生,如此,我們哀悼施維茲博士,其意義當更為深厚,而人類亦從此可更得其惠。

 

施維茲(史懷哲)博士經歷

施維茲博士,一八七五年一月十四日出生於時屬於德國阿爾薩斯省的凱薩堡,他是一個神學家、哲學家、音樂家兼醫學家,他在非洲行醫多年,他得過斯特拉斯堡大學三個博士學位(神學、醫學和音樂)。

一九一三年他到法屬赤道非洲去行醫,在倫巴萊建立了一所醫院,第一次大戰之後,他因德國人之故,以戰俘身份入獄,不過,他始終熱衷於非洲那所醫院,四十年來,他從各方面努力所得,來維持這所醫院運作及各項支出,因為這所醫院是他自已雙手所蓋的,是他的哲學「對生命的崇敬」的一項象徵。

施維茲於一九五二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一九五五年獲英國功勳獎章,享年九十歲。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